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1. 非平衡网络流量识别方法
燕昺昊, 韩国栋, 黄雅静, 王孝龙
计算机应用    2018, 38 (1): 20-25.   DOI: 10.11772/j.issn.1001-9081.2017071812
摘要571)      PDF (921KB)(469)    收藏
针对网络中存在的对等网络(P2P)流量泛滥导致的流量失衡问题,提出将非平衡数据分类思想应用于流量识别过程。通过引入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(SMOTE)算法并进行改进,提出了均值SMOTE (M-SMOTE)算法,实现对流量数据的平衡化处理。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3种机器学习分类器:随机森林(RF)、支持向量机(SVM)、反向传播神经网络(BPNN)对处理后各类流量进行识别。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,在不影响P2P流量识别准确率的前提下,与非平衡状态相比,引入SMOTE算法将非P2P流量的识别准确率平均提高了16.5个百分点,将网络流量的整体识别率提高了9.5个百分点;与SMOTE算法相比,M-SMOTE算法将非P2P流量的识别准确率与网络流量的整体识别率分别进一步提高了3.2个百分点和2.6个百分点。实验结果表明,非平衡数据分类思想可有效解决P2P流量过多导致的非P2P流量识别率低的问题,同时所提M-SMOTE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度。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2. 基于Rent规则的片上网络局部化特性流量生成算法
周玉瀚, 韩国栋, 沈剑良, 姜奎
计算机应用    2016, 36 (5): 1206-1211.   DOI: 10.11772/j.issn.1001-9081.2016.05.1206
摘要389)      PDF (1002KB)(359)    收藏
针对传统片上网络(NoC)流量模型的空间分布不符合实际应用中通信局部化特性、网络带宽开销大的问题,提出一种基于Rent规则的NoC局部化特性流量生成算法。该算法通过建立有限Mesh结构的通信概率分布模型,并利用通信概率矩阵对各节点匀速发包获得合成流量,实现通信局部化。实验模拟了不同局部化程度、不同网络尺寸的合成流量;仿真结果表明,与Random Uniform、Bit Complement、Reversal、Transpose、Butterfly等5种传统合成流量相比,该算法合成流量的局部化程特性更好、网络带宽开销更低,接近实际通信流量。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3. 基于源区域路径选择的层次化片上网络路由算法
韩国栋 孔峰 沈剑良
计算机应用    2014, 34 (10): 2761-2765.   DOI: 10.11772/j.issn.1001-9081.2014.10.2761
摘要256)      PDF (862KB)(430)    收藏

针对较大规模片上网络(NoC)远端节点和邻近节点之间的通信问题,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层次化簇状分层网(CHM)结构。在此基础上,针对中间节点拥塞严重导致网络性能降低的问题,提出一种基于源区域路径选择的自适应算法。该算法利用CHM结构区域特性将路由决策由源节点移至源区域,同时在原有底层和上层节点对的基础上增加自适应节点对,并增加该部分节点对路由选择性,从而缓解网络拥塞状况。仿真实验表明,与最短路径算法相比,在合成流量和局部化流量模式下,该算法下的CHM结构饱和注入率最多可分别提升约51%和31%,因此该算法可有效提升网络整体吞吐性能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4. 分级移动IPv6中的移动锚点选择算法
陈魏鑫 林林 韩国栋
计算机应用   
摘要1812)      PDF (713KB)(944)    收藏
分析了分级移动IPv6(HMIPv6)现有移动锚点(MAP)选择算法的不足,提出了一种支持负载分担的新算法。该算法利用MAP的优先级值来表征MAP自身的负载情况,引入了分担门限对特定MAP的负载情况进行考察,并依据考察结果动态调整MAP选择策略,实现方法简单易行。仿真结果表明,该算法在有效减少协议开销的同时,达到了较好的负载分担效果。
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5. DPCS2017+41+非平衡网络流量识别方法研究
燕昺昊 韩国栋 黄雅静 王孝龙
  
录用日期: 2017-07-28